终极解密:火箭快飞出大气层时突然熄火 宇航员是怎么逃生的
俄罗斯昨天发射的火箭未能完成二级分离,没能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万幸的是,飞船及时启动逃逸机制后返回地面,目前宇航员身体状态良好。
北京时间昨天下午16时40分,俄罗斯宇航员Alexey Ovchinin和NASA宇航员Nick Hague乘坐联盟MS-10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前往空间站。由于发动机故障,火箭未能按计划完成二级分离,未能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万幸的是,飞船及时启动逃逸机制后返回地面,目前宇航员身体状态良好。事发后,俄罗斯宣布暂停所有载人飞船发射计划。
图为发射前,两名宇航员容光焕发亮相发射场
16时40分,联盟FG火箭点火升空
救援现场,两名航天员被及时发现
获救后,两名航天员惊魂未定,不过身心状态看着还行……
此次事故是继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事故后发生的第一起载人航天飞行事故。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两位航天员的心理素质,快飞出大气层的火箭突然熄火,换作是你,你说慌不慌?
此次任务的指令长拉扎列夫与飞行工程师马卡罗夫
第一次是1975年。那年4月5日,前苏联发射联盟-18A飞船。也是在100多公里外的高空,分级火箭分离不成功,飞船无法入轨,随即激活自动中止程序,返回舱与火箭分离。
事后的两位患难兄弟
飞船返回舱降落在大雪覆盖的西伯利亚西部,在陡坡上翻滚下滑,后来降落伞挂在了一棵树上才停止。由于当时中苏关系高度紧张,两人不确定自己是否已经落入我国境内,立刻迅速销毁了飞船上的所有任务文件,最终,两人在大雪中熬了一夜,第二天得以获救。
这两次事故均是由于火箭飞行不正常而造成的
那么有小伙伴会发问了
火箭上不是有个叫做逃逸塔的东西吗?
联盟FG运载火箭顶部看起来像避雷针一样的东西就是逃逸塔
以我国著名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为例
逃逸塔的任务
是在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20秒时间段内
万一火箭发生故障
它的顶端的数个火箭推进器
可以拽着整流罩里的轨道舱和返回舱与火箭分离
并降落在安全地带
帮助飞船上的航天员脱离险境
逃逸塔工作原理示意图
而这两次任务过程中
逃逸塔早已早早脱离
航天员又是怎么回来的呢?
看了下面四张图便一目了然
如图所示,逃逸塔分离后
整流罩上方的高空分离发动机
带动飞船脱离运载火箭主体
并使返回舱再次分离
执行返回降落程序
这使得在逃逸塔分离后
航天员依旧可以做到“无塔逃逸”
同时,这一次事故也实际验证了
俄罗斯火箭的逃生系统是安全可靠的
堪称不幸中的万幸
而我国的运载火箭有没有类似的设计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救命稻草”逃逸塔分离后
到抛整流罩前(40~110km)出现故障
由整流罩上方的高空分离发动机逃逸
也就是昨天这次事故的情况
抛整流罩到飞船入轨前(110~200km)出现故障
飞船可以直接和二级火箭分离
实现大气层外救生
总而言之,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为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航天科技人员会预想一切险情,以制定尽可能毫无纰漏的逃逸与救生预案。当然,我们由衷地希望,这样那样的逃生方案永远不要用到。在此向所有航天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陈欢_J3SF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