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永远的奋斗者——致敬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

经济日报
2024-02-26 15:39:20
19938
一代商界传奇陨落,一代风云浙商谢幕。其友人透露,宗庆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病床上坚持工作,真正为他所热爱的事业奉献终生。

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79岁。

一代商界传奇陨落,一代风云浙商谢幕。其友人透露,宗庆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病床上坚持工作,真正为他所热爱的事业奉献终生。

普通家庭出身,40多岁大器晚成,再到成为中国企业500强掌门人,敢为人先、奋力拼搏的宗庆后激励了无数民营企业家,其创立的娃哈哈品牌更是“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

中国饮料行业的一代“宗”师走了,但他留下的商业故事和管理思想,仍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历久弥新,回味悠长。

白手起家大器晚成

由于家庭条件差,宗庆后早年卖过番薯,做过炒米,什么能赚钱他就做什么。直到1987年,42岁的宗庆后承包了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拿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汽水、冰棒等走上创业之路。次年,宗庆后在杭州市清泰街160号6层小灰楼创立了娃哈哈,进军当时火爆一时的口服液市场,并将公司几乎全部的21万元资金投入电视台做广告。

随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家喻户晓,娃哈哈口服液也红遍大江南北。

1991年,宗庆后以自己的百人校办小厂,兼并杭州罐头食品厂,引起轰动。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兼并一度被称为“垄断”。面对外界舆论压力、内部员工质疑,宗庆后在得到浙江省委的全力支持后,作出维持老工厂原有人员结构的决定,并建立新的生产线,实施补贴及绩效奖金激励制度。短短3个月,就让年亏损千万元的罐头厂扭亏为盈。

“那个时代没有人主动去做生意,我们主动了,后面就稍微好做一点。”宗庆后说。轻描淡写的背后,藏着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大胆的营销手段、果断的改革措施,这也让他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的代表。

勇于开拓敢于试错

食品饮料行业竞争激烈,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同台竞技。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娃哈哈集团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原因之一便是宗庆后勇于开拓、敢于试错。

宗庆后的商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娃哈哈也曾在童装、白酒、超市等领域铩羽而归,甚至被诟病为不务正业。然而,宗庆后不怕试错。在他看来,创新与试错本就是一念之间,屡败依然屡战,才能走向成功。

1996年,宗庆后与法国达能展开合作。但由于双方在经营理念等方面存在分歧,2007年达能将娃哈哈和宗庆后告上法庭。在随后的1000天中,双方先后进行了七八十场诉讼,宗庆后全程参与。与此同时,他也作了最坏准备:及时关闭所有合资公司,同步投资几十亿元新建90条生产线,以代替原来产能,不给对手可乘之机。

最终结果以达能退出娃哈哈而告终,双方在2009年9月发表“和解声明”。娃哈哈不但收回了合资公司所有股权,生产规模还大幅扩张。

“合资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后来感觉世界500强企业某些方面还不如我们中国企业管理得好。”宗庆后的吐槽并非逞口舌之快,而是娃哈哈当时的实力、技术以及管理确实达到了高水平。

大胆创新努力下沉

宗庆后以勤勉著称,他曾一年至少200天在跑市场。常年在一线奔波,让宗庆后拥有了敏锐的商业嗅觉,娃哈哈从1994年开始就建立起庞大的联销体网络。这种销售网络的独特之处,在于所有跟娃哈哈做生意的一级经销商,必须按年度提前缴纳保证金,经营过程中进货一次结算一次。这种项目创新的“渠道革命”,被哈佛商学院当作教学案例。

“年底的坏账,有些是业务员造成的,也有经销商不讲诚信造成的,所以我想让经销商先打保证金。但是,打保证金也不让你吃亏,我会给1.5%的利息,相当于年利息18%。”宗庆后生前说,信用是一切营销体系得以构筑的基石,商业上的信用关系需要利益机制保障。

得人心者得市场。宗庆后曾说,娃哈哈经销商卖不掉的产品,可以直接退回厂家或者换货。不让别人吃亏,敢于承担风险,为娃哈哈构筑了坚固的营销网络。

同时,宗庆后倡导管理模式高度集权化、扁平化,通过信息化和月度经销商大会,他个人的管理触角甚至可以一竿子扎到最基层,这保证了企业决策的高度统一,以及决策落实的不走样。

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零。一句话,道出了宗庆后之于娃哈哈的重要意义。随着老一代企业家陆续离去或退出,但愿宗馥莉们能继承衣钵,保持“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用汗水与智慧在奋进新时代中赢得新一代的勋章。(经济日报记者李景)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陆飞_XN05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