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Blog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影视
|
24H
|
专题
|
直播
热点搜索
全部
新闻
财经
汽车
消费
房产
康养
文旅
北京
影视
24H
直播
曝光台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提示: 非必要不开启“
免密支付
”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收到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为切实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手机账户资金莫名被盗刷 “
免密支付
”风险怎样防范
数字经济时代,“免密支付”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中消协提示:谨防“
免密支付
”盗刷漏洞
如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若被他人获取账号或设备,可通过“免密支付”直接消费或购买虚拟服务,且无需二次验证。
开通易取消难,“误点”就中招,
免密支付
如何避坑?
调查发现,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极速付款、小额自动扣费等网络支付设置,这些支付手段在为网购服务提供便利的同时,却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甚至有时候一不小心误操作就掉进陷阱,“莫名其妙”就花了钱。
免密支付
存隐患 谨防“便捷”变“踩坑”
当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超9亿人,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让网络消费体验更加“丝滑”。但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方式在简化付款流程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平台“套路”消费者的手段,暗藏诱导消费陷阱。
“
免密支付
”便利多?小心暗藏支付风险!
被开通、被盗刷…… “
免密支付
”便捷背后存安全隐患
数字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购物平台纷纷设置“免密支付”功能,给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新华时评|“免密”支付不能免安全 “自动”更须打招呼
近期各类消费投诉中,与免输入密码支付、自动续费绑定开通会员相关的退款或维权纠纷案件数量常居前列;在社交媒体上,与之相关的词条、事件频频登上热搜;刑事案件中不乏偷窃或拾得手机后利用免密支付窃取大额钱财的案例。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