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Blog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影视
|
24H
|
专题
|
直播
全部
新闻
财经
汽车
消费
房产
康养
文旅
北京
影视
24H
直播
曝光台
探访辽宁朝阳古生物
化石
博物馆
当日,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经过升级改造重新开园。
中外科学家发现4.8亿年前“海底建筑师”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期在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发现一种约4.8亿年前的奇特海绵化石——嫘祖冠毛层孔海绵。
孔子故里:古树“活
化石
”变身旅游“金名片”
“扫描树干上的二维码,就能用手机看古树的故事。”在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庙,杭州游客陈瑜正仔细阅读“先师手植桧”的简介。这棵相传为孔子亲植的树木,通过现代电子设备,向游客讲述着它见证的2000余年沧桑历史。
“创意摆件”出口包裹查出6块古生物
化石
……海关提醒→
日前,厦门海关在对一票申报为“创意摆件”的出口包裹进行查验时,发现包裹中装有6块镶嵌着形似螺壳、三叶虫的“石块”,疑似为化石。
我国科学家发现约1.25亿年前“龙城热河蝎”
龙城热河蝎生活在约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它得名于化石的发现地——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
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中国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
化石
2月13日,国际期刊《Nature》上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关于侏罗纪鸟类的最新发现。
华南地区首次发现距今约7000万年赖氏龙类恐龙
化石
龙类恐龙因长着如鸭子一样的扁平嘴巴而得名,具有强大的咀嚼能力,是繁盛于白垩纪的植食性恐龙族群,赖氏龙亚科是其优势类群之一。
中国科学家发现4.1亿年前“袖珍”植物
植物大化石证据表明,大约4.3亿年前植物开始了从海洋“登上”陆地的征程。这一过程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几千万年间,陆地植物的数量、种类、复杂程度迅速上升,当今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由此奠定,这一堪比“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被称为“植物登陆”。
走进澄江
化石
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1月11日,学生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参加研学活动。
我国科学家在西藏发现世界最小蜥脚类恐龙足迹
化石
蜥脚类恐龙通常身形庞大,有很长的颈和尾,粗壮的四肢支撑着如酒桶般的身躯。
湖南最美的古村落,民俗与建筑的“活
化石
”,可惜鲜为人知
距今百万年“郧县人”头骨
化石
科学相貌复原首次揭晓
眉弓突出、鼻梁粗大、毛发茂密……经过近8年的研究,中国科学家12月26日在位于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首次揭晓“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相貌复原头像。
云南发现蜥脚型类恐龙新属种
据研究团队介绍,恐龙化石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化石从挖掘、修理、组装到形成科研成果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
瓶装气事故多发,中小商户如何拧紧“安全阀”?
燃气安全是涉及民生安全的大事。近年来全国多地燃气事故多发频发,尤其是瓶装液化石油气风险隐患点多面广引发广泛担忧。
中国梦365个故事丨让
化石
复活
1.6亿年前的恐龙长什么样子?国家自然博物馆首席科学家孟庆金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让化石复活,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香港首次发现恐龙
化石
恐龙化石首次在香港出土。经初步认定,这具在香港东北水域赤洲岛发现的化石样本属于白垩纪时期。
香港首次发现恐龙
化石
赤洲以富含氧化铁的红色岩石闻名,有“海上丹霞”之称,位于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今年3月,特区政府发展局古物古迹办事处接获通知,赤洲的沉积岩可能含有疑似脊椎动物化石,随即邀请中科院专家来港考察。
新研究表明极度濒危的中国大鲵可能分9个物种
中国大鲵的起源可追溯到侏罗纪时代,由于它们的外观在数百万年中始终保持不变,又被誉为“活化石”。
新发现!1亿年前琥珀里的萤火虫
这个发光器官在化石中清晰可见,并且与现代萤火虫的形态十分相似,表明这种萤火虫在白垩纪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发光的能力。
江苏草堰港遗址出土大量7000年前粪便
化石
草堰港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草王村东颜家圩北侧,主体年代距今约7000年。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