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为“机智”创新浪潮注入更多北京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31 10:01:19
20742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落幕,交易金额超过269亿元。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落幕,交易金额超过269亿元。大会以及随之“接棒”运营的北京机器人大世界,让人们提前感受到了人机共融的未来生活,更看到“机器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

人机共融是发展所趋,融合了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仿生等新科技新产业的机器人,更被认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特别是伴随出生率下降、老龄化上升,以及人们生活追求的品质化,机器人应用正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应急救援等领域加速落地。比如,一台售价30万元左右的家务机器人,可以完成陪伴、看护、清洁等多项工作,性价比的进一步优化,也为机器人打开了更大市场空间。

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将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中国相关研究与产业尽管尚处培育期,但已呈现出加速发展趋势,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部分技术成果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放眼未来,庞大的市场规模为机器人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产业链条上的各类企业均可以在中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视觉算法、高性能伺服驱动、高精密减速器、专用芯片等前沿技术支撑的软硬件产品在中国发展迅速,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诸如此类的资源禀赋构成我们国家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夯实着行业的信心。

主力要出征,地方须支前。北京着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培育产业新优势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器人正是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之一。基于机器人产业起步早、创新资源集中的先发优势,北京近些年在支持技术创新、培育产业生态、鼓励场景应用、加强要素保障等方面进行政策集成和创新,规划“一南一北”机器人产业园,已经形成了一批突破性的前沿技术成果和产品,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创业团队。据统计,2023年北京机器人产业总收入已突破200亿元大关,企业数量超40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居全国首位。

当然,尽管前景光明,但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尚处于底部向半山腰爬坡的状态,距离形成规模化商业应用仍需时日。实现关键一跃,短期内更大的挑战仍来源于硬件。在机器人产业中,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是三大核心零部件,占了机器人成本的70%左右,是机器人生产难度最大、价值最高的部分。

长期以来,这三种零部件的关键技术被日本、欧洲等企业垄断,成为制约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三大“卡脖子“问题。有业内人士直言,在原创技术上,产业往往善于做“从1到100”的开发,而难以“从0到1”创新。已有太多切肤之痛警示我们,核心技术就是发展命门,我们不否认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但绝对不能只顾着“追风口”,失去了自己“造风口”的雄心壮志。特别是对于未来产业,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永远不可能站在那里“等风来”。

走出“缺芯少魂”的瓶颈道阻且长,但今日中国支撑核心技术创新的经济条件和技术力量早已跃升了好几个量级。去年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高水平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排头兵,北京提出“产品创新和场景示范双轮驱动,产业协同和生态优化共同联动”的发展策略。具体而言,北京将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利用“天工”和“开悟”两个开源平台,推动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同时,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和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在医疗、养老、园林、农业、应急等领域探索“机器人+”应用模式。

明末,宋应星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约400年后,北京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发布,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科学的伟力不断拓展人类的眼界,支撑起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机智”生活可望可即,在这场新的浪潮中,一定会留下中国力量,也包括北京力量的深深印记。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上善若水_XN031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