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天天消费讯,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公告称,因检测出日本禁用的食品添加剂TBHQ,超43公斤的卫龙亲嘴烧产品在日本被召回。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召回公告,90箱卫龙亲嘴烧经典香辣风味(每箱净含量480g)被召回,原因为产品被检测到日本当地食品卫生法中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TBHQ,含量为0.005g/kg,此外产品保质期记载不完整。粗略估算,被召回的卫龙亲嘴烧总重量为43kg。
公告显示,召回的产品保质期5个月,生产日期为2024年5月7日以后,销售日期为5月21日至8月23日。
对此,卫龙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产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安全合规,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抗氧化剂,可用于油炸面制品、月饼、饼干等12个类别的食品中,最大限量为0.2g/kg。
数次陷入舆论风波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卫龙因缺斤少两、广告争议、产品涨价、食品安全等陷入舆论风波。
今年5月20日,有消费者反映,他购买卫龙旗下的魔芋爽素毛肚,怀疑存在短斤少两的情况。称重后发现,包装上虽然标注了净含量为15克,实际称重只有8.9克,这还是带了包装袋的重量。
5月21日,该消费者发布一条与卫龙客服电话沟通的视频。在视频中,客服人员询问“您不是普通消费者吧”。随即再度引发争议,不少网友认为卫龙应该积极处理消费者的问题,而不是首先质疑消费者的投诉目的。
5月23日上午,卫龙官方发布《致消费者》致歉,称已经联系相关消费者妥善解决,同时在内部立即展开了产品生产、品质检测等自查工作。
当天下午,卫龙再发《致消费者书》称,针对产品净含量不足,公司已配合漯河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产品净含量抽检,报告生成后将进行公示。针对客服与消费者初步沟通过程中的不当言论,公司已在内部展开工作检讨。
今年4月,卫龙的这款魔芋爽产品还因电梯广告引发网友吐槽。据了解,这支广告为了强调产品热量低,在15秒内连续说了22个“低”。网友表示,在密闭的电梯环境中,这支“洗脑”广告让人感到不适。
除了魔芋爽的“缺斤少两”、广告争议外,围绕卫龙辣条的风波也不少。2023年,关于卫龙辣条涨价就曾引发网友热议,网友调侃为“辣条比肉还贵”。在营销层面,2022年卫龙辣条因在外包装上印有“约吗”等广告语,被指涉嫌低俗营销,引发网友讨论。随后卫龙方面回应,称深表歉意,并将停止生产相关产品包装,同时进行版面文案及设计的优化。
卫龙还被部分消费者投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截至发稿,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卫龙食品相关的投诉共有687条,投诉涉及产品中发现铁丝、虫子、塑料、线头、头发等异物,存在变质发霉、包装破损、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等问题。
辣条两年少卖6.92万吨
资料显示,卫龙是由出生湖南的刘卫平于1999年在河南创立。最初,他受到漯河当地牛筋面的启发,发明了第一根辣条。
凭借“辣条”这一单品,卫龙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前期主要以透明袋的普通辣条为主。自2015年开始,卫龙开始向高端化转型,推出白袋包装的产品,实现了从低端辣条形象的突破,提升了产品的精美度和价格,从而在市场上实现差异化竞争。
2022年,卫龙宣布对辣条全线产品价格进行了上调,毛利率也逐年上涨,2023年公司毛利率已近48%。然而,尽管高端化策略带来了提价红利,但也面临着销量下滑和市场策略调整的挑战。
2023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卫龙美味业绩表现向好,总营收达到48.7亿元,同比增长5.2%,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481.9%。
卫龙美味营收的增长主要来自蔬菜制品业务的带动。2023年,卫龙蔬菜制品的营收增长至21.19亿元,同比增幅25.1%,远高于公司整体营收增幅。该业务的营收占比也从2022年的36.6%提升至43.5%。
卫龙美味的蔬菜制品主要包括魔芋爽、风吃海带和小魔女。该业务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时公司推出了魔芋爽产品。2023年,新品“小魔女”魔芋毛肚上市。
从销量上看,2023年卫龙美味蔬菜制品卖出了7.14万吨,较2022年的5.45万吨增加1.69万吨,销售单价虽然从2022年的31.1元/千克跌至29.6元/千克,但显著高于辣条的20.5元/千克的单价。
卫龙美味的蔬菜制品增长的背后,是辣条业务的增长乏力。2023年,卫龙美味的调味面制品(即辣条)营收为25.49亿元,较2022年的27.19亿元下降6.25%,销量为12.44万吨,较2022年的15.06万吨少卖了2.62万吨。事实上,2022年,卫龙美味的辣条销量就已出现下滑迹象,当年减少了4.3万吨。
辣条卖不动主要与多次提价有关。根据财报数据,卫龙辣条的销售单价从2019年的14.3元/千克上涨至2023年的20.5元/千克,五年来整体涨幅约为43.36%。持续的价格上调,使得卫龙辣条的消费者价格敏感性增强,进而影响了销量。
根据其最新公布的2024年中期财报,今年上半年,卫龙营收同比增长26.3%至29.3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8.9%至6.21亿元,毛利率提升至49.8%。
值得注意的是,在卫龙的辣条收入下滑的同时,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百草味等零食头部品牌均已推出相关辣味魔芋产品,进军辣条赛道。麻辣王子、贤哥、口水娃等各地区传统辣条品牌也占据着不少辣条市场。
竞品不断增加、赛道越来越拥挤的情况下,卫龙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