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诚再获股东“补血”后注册资本增至73.6亿,预计一季度原保费收入达103.9亿元

2025-04-16 10:44:32
18568
此次增资不仅显著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实力,也为其在行业转型期的战略布局提供了关键支撑。

天天财经讯,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关于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该公司增加注册资本25亿人民币,由48.6亿元人民币变更为73.6亿元人民币,增幅达50%。

增资后,中信保诚人寿两大股东——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保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比例仍各为50%。中信保诚人寿曾表示,增资体现了股东对长期发展的信心,既是满足监管“报行合一”政策的要求,也是应对利率下行和资本压力的战略举措。

据了解,这是中信保诚人寿自2024年2月获批增资后,第二次获得来自中外方股东的注资,两轮合计增资达5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增资不仅显著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实力,也为其在行业转型期的战略布局提供了关键支撑。

公开资料显示,中信保诚人寿原名信诚人寿,成立于2000年10月,由中国中信集团和英国保诚集团联合发起创建,双方均持有50%股权,是我国第一家中英合资保险公司。2017年10月,为充分借助两大股东品牌优势,信诚人寿正式更名为中信保诚人寿。

去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中信保诚人寿增加注册资本25亿元,由中信金控和保诚集团分别出资12.5亿元。增资完成后其注册资本由23.6亿元增至48.6亿元,实现翻倍式增长。时隔一年多,中信保诚人寿落地第二笔增资,金额同样为25亿元。

通过两轮增资,中信保诚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显著回升。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中信保诚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分别回升至246%和145%,资本“安全垫”大幅增厚,为应对市场波动、防范利差损风险提供了保障。

而从业绩表现来看,中信保诚人寿此前一直是合资险企中的“优等生”。2017年-2021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0.51亿元、11.04亿元、18.2亿元、25.31亿元、28.23亿元。

不过2022年净利润骤降至9.4亿元,风险综合评级罕见降至BBB级;2023年更是由盈转亏,净亏损达8.27亿元。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中信保诚人寿2024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99.66亿元,同比下滑5.12%;净亏损17.65亿元。

面对净利连降的考验,中信保诚人寿在人事调整上也动作频频。2023年6月,中信保诚披露公告称,董事长黎康忠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而在黎康忠辞任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中信保诚人寿董事长人选一直悬而未决。

在此期间,公司总经理赵小凡于2024年4月到龄退休。随后,常戈开始担任中信保诚人寿党委书记、临时负责人,并于2024年6月获批出任中信保诚人寿总经理。

今年2月5日,中信保诚人寿董事长人选尘埃落定,由李存强获批出任。

2025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较好盈利,原保费收入达103.9亿元,同比增长9%;新业务价值则同比大增51%,产品结构向分红险和保障型产品转型成效显著。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唐吉诃德XN046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