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都不吃糖了!糖果市场未来还能“甜蜜蜜”吗?

2025-02-10 12:00:10
18462

对许多消费者来说,过去的年味总是充满色彩斑斓的甜蜜记忆。小时候,那些平日里难得吃到的糖果,在春节期间却能随意品尝,成为节日中特有的味觉享受。然而,步入2025年后,越来越多人发现,曾经春节餐桌上的那些经典糖果正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卤味、干果、糕点等零食。糖果,似乎正在逐渐退出年货清单,这份曾象征节日喜悦的甜蜜,正慢慢淡去。

曾经,红虾酥、高粱饴、椰子糖、牛皮糖、大白兔等糖果,都是过年时最受欢迎的零食,甚至连糖果品牌中的佼佼者——徐福记,如今也逐渐淡出大众视野。这一变化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密不可分。高糖食品已被视为健康负担,甜蜜的滋味与“不健康”画上了等号。糖果不再是人们争相选购的年货,甚至在未来,它还能否保持市场活力,都是个未知数。

糖果之所以曾经是春节的标配,很大程度上源于过去物资匮乏的时代。在60、70后的童年记忆里,糖果是一种奢侈品,只有春节这样的特殊时刻才能享用。随着社会发展,国内糖果生产线不断扩大,牛皮糖、大白兔、龙虾酥等产品逐渐普及,即使品类丰富,但糖果依旧象征着喜庆与团圆,因此长期占据着年货市场的主流地位。

台湾品牌徐福记进入大陆市场后,更是将“新年糖”这一概念深植消费者心中,进一步巩固了糖果与春节的联系。买年货时顺手挑选几包糖果,几乎成为过年的固定习惯,毕竟,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难以抗拒甜蜜的诱惑。

曾经不可或缺的年货糖果,如今正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大幅拓宽,各种新型零食层出不穷,卤味、坚果、膨化食品等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糖果不再是唯一的甜味来源。

其次,健康理念深入人心。高糖食品与蛀牙、肥胖等健康问题紧密相关,如今的年轻人连喝奶茶都要选择“低糖”或“无糖”,更别提主动购买传统糖果了。而甜味的获取方式也愈发多元,饮料、蛋糕、面包等食品早已取代糖果,成为日常甜品的主要来源。

此外,糖果所承载的“喜庆”意义也在逐渐弱化。过去,糖果是年夜饭桌上和婚宴上的必备品,如今,奶茶、卤味等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食品成为了新的选择,甚至有不少新人在婚宴上用喜茶取代喜糖。在口味、市场、文化等多方面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糖果市场的颓势难以避免。

面对市场变化,糖果行业若想重振旗鼓,必须顺应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尤其是在健康化趋势下,推出“0糖0脂0卡”糖果,或许能重新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近年来,徐福记等品牌已开始调整战略,陆续推出低糖、无糖产品,获得了部分市场认可。

尽管春节的“甜蜜记忆”正在改变,但糖果市场仍有潜力。未来,它能否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品牌能否及时适应消费者需求,赋予糖果新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