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物业保安刺死美团外卖员背后:谁在推波助澜?

2024-01-02 15:33:33
4108
12月5日晚10点多,青岛市李沧区中海国际一里城小区门口,因外卖车辆是否能进入小区的问题,54岁的保安赵某与32岁的美团外卖员李某发生争执,随后持刀将李某杀害。

据媒体报道,12月5日晚10点多,青岛市李沧区中海国际一里城小区门口,因外卖车辆是否能进入小区的问题,54岁的保安赵某与32岁的美团外卖员李某发生争执,随后持刀将李某杀害。

12月9日,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发布情况通报:2023年12月5日22时许,李沧区某居民小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小区保安员赵某(男,54岁)与外卖员李某(男,32岁)发生争执,持刀将李某捅伤。案发后,赵某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李某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赵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进一步侦办中。

一位附近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说,保安要维护小区的安全,如若被发现私放骑手骑车进入,一次会罚款50元。骑手要保证配送的速度,如果因为超时导致被差评或者取消订单,会被扣分甚至罚款。“保安违反制度要被公司罚款,外卖员超时被投诉也会被罚款,这就是很多小区保安与外员起矛盾的原因。

这究竟是一场“不许骑车进小区送餐”引发的悲剧,还是更深层次社会问题的折射?目前,案件还在调查处理中,关于物业公司、保安等多方主体在本次事件中的责任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物业是否有权禁止外卖车辆进入

“快递员、送水员、宽带安装员、邮政员等生活服务类人员都能骑车进出小区,业主们也能在小区内骑电动车,物业唯独禁止外卖员骑车进入,我们觉得不公平。”饿了么外卖员孙平表示。

对此,物业有着不同的声音。“外卖员往往骑行速度过快,安全隐患较大。相比其他服务人员,外卖员数量较多,很难见到‘熟面孔’。”一位物业人员表示。

而业主们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类:有的业主认为,外卖员骑车进入可以更快将餐品送到,也方便外卖员送餐;有的业主则认为,小区内有很多老人和孩子,外卖员骑行“横冲直撞”,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物业公司是否有权禁止外卖车辆进入?据了解,《青岛市物业管理条例》中并未对外卖员能否骑车进入小区作出规定,各小区可按照物业服务合同执行或根据业主需求调整。

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的刘笑寒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五条、九百三十七条、九百四十二条等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据业主的委托,依照物业服务合同规定,为业主提供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管理维护等服务。若物业服务合同中无相关规定,物业无权自行制定规章制度禁止外卖车辆进入小区。

“小区的利益根本上是业主的利益,外卖进小区是为了业主的利益,同时业主对外卖员存在评价等权限,如果业主选择送餐地点是住户门口,则相当于授权访客进入小区。应当允许外卖进小区,同时应强化订餐业主对外卖员的监督责任以及维护小区安全和秩序的义务。”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建峰表示。

相关部门:中海物业公司管理有瑕疵

“保安上班为什么还要带刀,这不是给事故发生埋下隐患嘛,如果是业主和保安发生口角,难不成也要伤害业主。”中海国际社区业主韩女士称,物业公司管理不善,肯定也存在责任,这种情况下,业主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没办法得到保障。

发生此事,中海物业是否会面临降级?青岛市物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称,据他了解,涉事保安为第三方公司派遣人员,暂时对物业公司没有处罚措施。“这属于偶发性事件,只能说是物业公司对保安管理有瑕疵,但没有明确依据对物业公司进行信用扣分或者拉入黑名单。”工作人员说。

“物业与小区之间有物业服务合同,是否应当清退应当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山东源中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赵国认为,保安伤人属于个人行为,并非是物业公司指示进行的,物业公司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应该不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青岛农业大学法学博士贾宝金解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对本案物业公司是否解聘的问题,应由业主共同决定。

“现实中,很多市场化的物业服务企业对保安人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并没有太多规范标准,使一些保安人员在执勤时常常与服务对象发生冲突,引发各类事件。保安捅人事件看似这只是一个孤立案件,但折射出的行业问题却需要引起重视。”赵国律师补充说,物业企业在埋头追求财务报表的同时,也应该回过头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被算法支配的外卖员

造成如此血案,究竟是谁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作用?“都是打工人,为啥要‘自相残杀’”。小区保安,外卖小哥,都是为了生计而辛苦打拼的普通劳动者,但两个群体之间的冲突却频频上演。问题在哪儿?是保安不讲人情,还是外卖员不守规矩?

保安听命于物业,外卖员受制于平台,一些小区规定不允许外卖员骑车进入,外卖平台又要求不能超时,外卖员为了追求速度而不顾交通法规,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送餐任务获取更多收入。

实际上,平台的算法让骑手根本偷不了懒、慢不下来,甚至有时冒着生命危险送外卖。骑手在为每一份奖励争分夺秒的同时,也在为害怕受到平台的苛刻处罚而快马加鞭。此次事件,看似是外卖员和保安的矛盾的背后,其实是外卖平台算法和物业公司规定的两种规则的对冲。

2020年9月,《人物》杂志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全网刷屏,引发了网友对外卖平台派单不合理的热烈讨论。

文章指出,外卖骑手是被平台系统算法与数据支配的“工具人”,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在系统的压迫下,外卖骑手受到派送时间不合理、规划路线含逆行、商家出餐慢、超时高额罚款等问题的多重折磨,为了不被系统除名、不影响站点数据,骑手们不得不选择铤而走险,每天都在违反交规、与死神赛跑,外卖员成了高危职业。

2021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对保障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提出全方位要求。《意见》明确要求,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

当时,美团回应称,“已经收到并认真学习《意见》。此前公司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多轮实地调研和座谈,主动汇报沟通相关情况。我们一直致力于合规经营,努力保护包括骑手在内的平台相关主体的正当权益”。美团表示,接下来,将坚决贯彻和落实指导意见,继续积极改进,在劳动保障、配送安全、骑手福利、骑手体验提升等多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保障水平,提升行业就业质量。

如今,《意见》印发已两年有余,外卖员仍未逃出算法的支配。

无论是对保安还是外卖员,在工作中应该得到起码的安全保障和人格尊重;更重要的是,外卖平台和物业公司,也应该对规则和制度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不要让从业人员成为规则矛盾的牺牲品。

(综合自青岛日报、半岛全媒体、齐鲁壹点等。)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陆飞_XN05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