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天天消费讯,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1月3日发布声明称,在好丽友第四清州工厂制造的好丽友蛋黄派产品中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暂停销售并确保清州市召回销毁,同时要求购买相关产品的消费者将其退回指定回收点。
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在食品中产生毒素的细菌,可能引发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该产品于2023年12月22日生产,保质期至2024年6月21日。
对此,好丽友方面回应天天消费称,韩国召回产品涉及590箱蛋黄派,为韩国好丽友第四清州工厂于2023年12月22日生产并在韩国本土销售。在获知检测结果后,韩国好丽友立即采取紧急召回措施,并计划于1月4日完成回收工作。中国好丽友公司为独立运营,所生产并销售的蛋黄派无任何质量问题。
中国市场是最大市场,在华收入转为下滑
资料显示,好丽友集团成立于1956年,与乐天、农心和CJ(希杰)同属韩国四大食品公司。
1995年12月,好丽友食品有限公司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1997年好丽友·派正式生产并投入中国市场,此后陆续推出了呀!土豆、薯愿、好友趣、好多鱼等近30款产品、7个品类。“好丽友,好朋友。”曾是不少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词。
据了解,中国市场是好丽友目前最大的市场,但其在华收入正由先前的增长转为下滑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糖高热量食物兴趣退减,以及国货零食品牌相继崛起,好丽友曾经的市场优势正慢慢衰减。
2016年,好丽友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达77亿元,随后业绩一路下滑。2020年,受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宅经济”影响,好丽友在中国营收达到70亿元,利润率也同步增长,但仍未恢复到2016年的水平。
2021年好丽友营收约合121亿元,其中中国市场的营收为62.5亿元,占比最多,但相比2020年中国市场的70亿元营收仍有所下滑。在华四大业务板块中,2021年膨化类业务收入为26.2亿元,派类业务收入23亿元,饼干业务收入9亿元,口香糖+糖果业务为4.1亿元。
2022年财报显示,好丽友合并销售额约合151亿元,营业利润为24.6亿元。好丽友中国子公司2022年的销售额为67.2亿元,增长14.9%,营业利润为11.1亿元,增长26.1%。
根据好丽友食品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好丽友集团营收共计1.39万亿韩元。其中,中国业务收入为5616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30.6亿元),同比减少1.2%。
从品类来看,巧克力派的销量增长放缓。
在2023年第一季度,除了糖果类保持34%的增长外,好丽友其余品类销量皆呈下降趋势,派类减退最为明显,销量跌幅达到了25.1%。
到了二季度,在保持增长的品类中,派类相较于其他业务增速显得落后。2023年二季度在中国市场,派类产品占据所有品类销售的三成,销售业绩增长率13.4%;而口香糖、糖果、巧克力类则引领销售,同比增长108.6%;饼干类销售增长26.4%。
身陷国内外涨价不同、原料“双标”风波
至于业绩变化的原因,根据好丽友2022年发布的一份公告来看,一方面与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大单品派类成本承压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好丽友近几年在国内不断面临舆论风波脱不开关系。
2022年3月1日,一条“好丽友涨价”热搜空降微博,不久话题阅读量就过亿,大量网友冲到好丽友官微下方留言抵制。虽然很多快消品、食品公司都公布了涨价通知,基于原料、人力、物流等成本上涨,大部分网友都表示可以理解。但好丽友“独享”骂声,却是因为其“双标”的举措。
据媒体当时报道,好丽友集团将上调中国和俄罗斯市场产品价格,但对韩国市场产品价格保持不变。这之后,好丽友派又被曝光存在“双标”现象,有网友对比了中韩两国市场所售产品的配料表,中国市场中添加了代可可脂,而韩国市场中使用的是可可粉。
3月1日晚间,好丽友官微发文解释,称涨价不针对中国,公司对其他国家市场也有小幅价格调整,主要原因是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的影响。对于配料问题,好丽友强调,不存在双标问题,是因为翻译软件对专业词语翻译不准确造成的误会。
尽管作出声明,但因该声明仅通过备忘录形式发布,也未加盖公章,因此遭到了不少网友质疑:“这也太随意了吧。”
3月2日晚间,好丽友删除原声明,发布了加盖了公章的声明函进行正式回应。
声明称,好丽友集团在各国设立的公司均独立运营,近年来其他国家产品价格也做过微调,但中国市场并未随之调整,只在2021年9月对受影响较大的派品类中3个品牌的产品价格做出微调,并强调在配料上不存在双标问题。
市场竞争加剧、“双标”风波未了,如今又曝食品安全危机,好丽友还是不是“好朋友”,天天消费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