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聘任陈海强为行长!业内称其为实干派,日前已参加业绩会“首秀”

2025-04-10 17:18:21
18942
去年8月18日,张荣森因个人原因辞去浙商银行执行董事、行长职务,由董事长陆建强代为履行行长职责。时隔近8个月,浙商银行新任行长人选落定。

天天财经讯,去年8月18日,张荣森因个人原因辞去浙商银行执行董事、行长职务,由董事长陆建强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时隔近8个月,浙商银行新任行长人选落定。

4月10日,浙商银行发布《关于聘任行长的公告》,表示董事会同意聘任陈海强为浙商银行行长,任期与第七届董事会一致。根据有关规定,陈海强的行长任职资格尚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在任职资格核准前,陈海强代为履行行长职责,董事长陆建强不再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公开信息显示,陈海强出生于1974年10月,浙江宁海人,硕士学位、正高级经济师。曾任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副主任科员,招商银行宁波北仑分理处副主任(主持工作)、宁波北仑支行行长、宁波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副行长等职。

2015年,陈海强加入浙商银行,历任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浙商银行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等职,2020年7月任浙商银行副行长。

晋升行长之后,陈海强出席了浙商银行2024年业绩发布会,这也是他的业绩会“首秀”。

“陈海强曾长期在一线工作,担任过浙商银行两家重要分行的行长,还担任过总行的首席风险官,分管过多条业务线,是我们行里自己培养起来的干部,具有丰富的银行经营管理经验,此次提名为行长,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界对浙商银行工作的重视和肯定。”4月3日下午,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在该行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有银行业人士向媒体表示,“陈海强是实干派,管理经验丰富,重视风险处置和风控合规管理,有经营思路有想法,对宏观形势、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发展都有独到的见解,相信他会带领经营班子为浙商银行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待陈海强正式出任浙商银行行长后,该行的的高管架构将呈现“一正三副”的格局,包括行长陈海强在内,副行长景峰、骆峰、林静然均为“70后”,主要高管较为年轻化。

年报数据显示,陈海强(作为执行董事、副行长)、景峰、骆峰、林静然四人2024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分别为131.90万元、131.90万元、131.90万元、135.86万元。不过,年报中并未披露原行长张荣森的薪酬情况。

2024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76.50亿元,较上年增长6.19%;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51.86亿元,较上年增长0.92%。其中利息净收入451.57亿元,同比下降4.99%,非利息净收入224.93亿元,同比增长39.05%。

2024年,浙商银行实现利息收入1106.97亿元,同比增长0.40%;利息支出655.40亿元,同比增长4.49%。期内浙商银行净利差为1.52%,较上年下降29个基点,净息差为1.71%,较上年下降30个基点。

关于变动原因,浙商银行解释称,集团坚决贯彻落实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持续优化资产结构,生息资产收益率较上年下行39个基点。持续加强负债组合管理,做大做优场景揽存,推动结算性等低成本存款增长,付息负债付息率较上年下降10个基点。

陈海强在业绩会上介绍,近年来,浙商银行及时优化调整风险偏好,推动授信风控逻辑,从重视财务指标向重视社会口碑转变,从门槛式审批向陪伴式服务转变,从把关式静态风控向过程式动态风控转变。

“面对净息差的持续收窄,股份行两头受挤等问题,我们从战略层面提出了智慧经营的理念,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陈海强表示。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为254.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98亿元,不良贷款率1.38%,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近年来,浙商银行保持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贷款201.44亿元,较2023年度的53.75亿元增长274.77%。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较上年提升7.97%。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唐吉诃德XN046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