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私人股权将被没收?倒查改制问题?洋河股份紧急辟谣:已搜集材料准备报警

2024-01-23 12:05:07
26453
近日有市场传闻称,“洋河300亿私人股权即将被没收”“倒查改制问题”。 对此洋河股份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是谣言。

天天财经讯,近日有市场传闻称“洋河300亿私人股权即将被没收”“倒查改制问题”等。

针对一系列传言,洋河股份在22日深夜向媒体表示,“这是谣言,公司对此类不实传闻保留法律追诉权”。该人士同时补充道,“已经在搜集相关材料,准备报警。”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境内,洋河股份产品分为梦之蓝、苏酒、天之蓝、珍宝坊、海之蓝、洋河大曲、双沟大曲、贵酒、星得斯红酒等。2009年11月,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洋河的股权结构与其他白酒企业不同,洋河属于“三三制”。2002年,洋河集团拿出优质资产洋河酒厂,联合上海海烟等6家法人和杨廷栋等14位自然人,以发起设立方式于2002年12月27日设立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总数为6800万股。其中洋河集团持股51.10%,上海海烟与上海捷强作为经销商,合计持股21.21%,14名管理层持股8.41%。

2006年,洋河进行第二轮重组改制,向管理层、业务和技术骨干实施增资扩股方案。洋河集团持股38.62%。管理层(蓝天贸易+蓝海贸易+自然股东)持股30.79%,经销商和其他合作者持股30.6%。2009年公司上市后,洋河集团持股34.05%、管理层持股27.15%、经销商和其他股东持股38.8%。

2017年,蓝天贸易、蓝海贸易与蓝色同盟签署《吸收合并协议》,采取蓝色同盟吸收合并蓝天贸易和蓝海贸易的形式,吸收合并后蓝色同盟存续,蓝天贸易和蓝海贸易注销,蓝色同盟持股比例就为21.44%。

截至2020年底,洋河的股权结构为洋河集团占比34.16%、蓝色同盟占比19.94%、部分经销商占比13.68%。

2023年10月27日,洋河股份发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洋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02.83亿元,同比增长14.35%;实现净利润102.03亿元,同比增长12.4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11.03%;实现净利润23.41亿元,同比增长7.46%。

约一个月后,洋河股份公告称,因工作调整,林青和郑步军辞任副总裁职务,聘任范晓路、陈太松、张学谦、宋志敏为副总裁。

公告显示,辞任副总裁职务后,林青仍担任公司党委委员、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及公司子公司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步军仍担任公司党委委员及公司泗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据悉,林青、郑步军分别持有公司第一期核心骨干持股计划0.53%的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洋河股份近些年核心高管层五次变动。如2022年2月8日,该公司副总裁傅宏兵到龄退休;2022年9月8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周新虎因年龄原因辞职;2022年10月1日,董事丛学年因个人原因辞职。

2023年2月24日,洋河股份披露董事会收到刘化霜的辞职申请,其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执行总裁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公司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担任职务。刘化霜虽未直接持有公司股票,但其持有江苏蓝色同盟股份有限公司0.91%的股份。江苏蓝色同盟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洋河股份17.58%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有消息人士透露,洋河人事变动或与近年来上层变动带来的企业战略调整有关。

财务层面,洋河股份第三季度实现营收增速由去年同期的18.37%降至11.03%;归母净利润增速也由去年的40.45%大幅放缓至7.46%。相较于董事长张联东年增18.5%的目标,大幅放缓的业绩增速让洋河股份感到“焦虑”。

除上述“雷点”外,在白酒圈被冠以“理财老手”的洋河股份还频繁“踩雷”信托理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业绩压力。

早在2021年12月初,洋河股份曾自曝出资1.9亿元认购的中信信托管理的投向恒大贵阳新世界项目的信托产品,约1.68亿元本金与收益到期无法兑付。

2022年,洋河发生的委托理财额140亿元,余额为82.8亿元。其中洋河预计存在无法收回本金的委托理财额高达2.65亿元,分别是中航信托涉及2亿元,中信信托6500万元。

2023年3月18日,洋河股份公告披露再现委托理财延期。2021年2月和3月,公司累计出资2亿元,投资“中航信托·天新湾区更新1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存续期内,公司分多次累计获得投资收益1300余万元。目前该信托产品已过预设存续期,但公司的2亿元本金及2021年12月20日之后的预期收益未收回。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唐吉诃德XN046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