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北京信息软件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

北京商报
2024-10-23 15:38:25
18237
​10月2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召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

10月2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召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据悉,前三季度,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运行稳定向上、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其中,工业经济攀高向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信息软件业进中提质,信息软件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表示,下一步,将以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为主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着力推动优化提升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更加健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体系更加深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的政策更加有力。

指标运行好于预期

刘维亮介绍,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指标运行好于预期,跑出了向新提质的“加速度”。

具体来看,工业经济攀高向新,1—3季度,北京市实现工业总产值近1.9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研发费用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信息软件业进中提质,关键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信息软件业增加值增长11.9%,营收增长12.3%,利润增长21.6%,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1—3季度,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

同时,投资活力持续释放。前三季度,在“两重”“两新”政策牵引带动下,工业重点产业和信息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双双实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7%;信息软件业加大算力投入,带动投资增长33.8%。宁德时代、昌平机器人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新型储能、自动驾驶、商业航天等一批未来产业项目加速谋划落地。

高精尖产业优势引领

“高精尖产业优势引领,迈出了创新跃升的‘加速度’。”刘维亮表示,北京市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高精尖产业结构持续向优,前三季度,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和8.3%,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据悉,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动力引擎”加速启动,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4%,多款新能源汽车相继投产放量,小米SU7累计交付破7万辆;享界S9自8月发布以来市场反馈良好;北汽越野车8月上市首款新能源越野车型,月度产能破万辆;1—9月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5倍。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面向全市3000平方公里区域延伸建设,发布国内首个“车路云”数据协同平台。成功举办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十余项首创产品或解决方案在全球亮相。电子信息产业亮点纷呈,加快打造电子信息领域世界级品牌,前三季度,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9.5%。小米集团智能手机连续17个季度保持全球排名第三,国内第一;京东方液晶显示面板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持续稳居全球显示领域龙头地位。

政策举措精准发力

刘维亮表示,前三季度,北京市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突破,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出台政策40余项,在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产业创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政策举措精准发力,走出了赋能升级的“加速度”。

据介绍,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印发“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推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累计吸引260家上下游生态伙伴,发布首批10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备案上线大模型94款、全国第一,全国首张人工智能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在京落地,推出人工智能数据治理监管沙盒2.0版。发布《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构建“一廊四极”算力基础设施,1—8月北京市4个E级公共智算中心新增算力5970P,社会算力新增2650P,累计算力规模已超2.2万P。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字产业处副处长张金瑞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具身智能、教育、医疗、文旅、交通等五个领域,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重大应用工程。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阶段扩区至440平方公里。全市22家医院参与医疗数据流通试点工作,已汇聚一批医疗高质量数据集。25家市属学校入选首批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试点。

此外,围绕生物医药领域,国家药监局药品审批中心等六大中心入驻经开区,发布进一步优化创新药和创新药械全流程服务的工作方案,全面提升审评审批效率。产业创新动能不断集聚,通用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获评中国医疗装备行业首座“灯塔工厂”。推动诺华、韩美药业、礼来等一批外资企业在京扩产扩建或落地创新研发中心。围绕智能装备产业领域,印发《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国家级智能制造业企业达到18家。加速拥抱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成功举办,首发“天工1.2MAX”,实现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拟人奔跑。围绕航空航天领域,出台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北京市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设立、首条常态化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在八达岭长城投入运行。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北京火箭大街”开工建设,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试验箭完成国内民营商业航天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谷神星一号海遥三火箭、捷龙三号遥四火箭、力箭一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

企业服务提质增效

“企业服务提质增效,跨出了共谋发展的‘加速度’。”刘维亮介绍,立足“12358”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础,北京发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站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培育重点企业梯队总规模超过2万家,打造各级服务载体超过300家。助力改善融资环境,着力解决中小企业“首贷难、首贷贵”,惠及企业1.3万家,降低融资成本超2亿元。

另外,还发布了北京市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建设方案,围绕通用人工智能、类人机器人、医药健康等优势领域,首批拟建设20家左右企业集聚、特色明显的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培育更多未来产业“专精特新”企业。

以顺义区为例,北京市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周靖慧表示,为企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印发实施《顺义区促进高端制造业和先进软件信息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从推动项目落地、稳产扩产等五大重点方向支持入区企业发展。聚焦重点项目,实行“1个领导小组+1个调度中心+6个产业专班+N个属地”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全流程、全过程管理;建立2024年开工重点产业项目调度表,更新完善重点产业项目手续办理流程图,将21个市、区两级重点产业项目纳入重点服务清单。

刘维亮表示,下阶段,将重点围绕三方面工作抓好落实:一是着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精尖产业体系;二是纵深推进高精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三是全面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北京商报记者金朝力、程靓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孙志强_XN058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