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东 黄晓宇: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京报网
2024-08-31 09:57:00
2070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尹力书记在7月23日召开的全市半年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791.3亿元、同比增长5.4%。尽管如此,当前制约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北京新篇章。

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京津冀在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四大领域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结出丰硕成果。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协同创新,打造京津冀创新协同共同体。发挥北京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方面的独特优势,协同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带动京津冀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共同创新发展。与此同时,鼓励引导创新主体在京津冀建立成果孵化与中试基地,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联合实验室,推动京津冀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链条。

二是强化产业协作,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优链。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控增量与疏存量相结合,围绕“北京智造”优势产业,与津冀共同梳理完善产业链图谱,“一链一策”制定产业链延伸布局和协同配套政策。与此同时,发挥链长制作用,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基金+项目”的产业发展模式,共建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二、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把握全球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在全国率先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领先优势,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量子信息、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二是依托中关村、未来科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高端产业集聚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科技园区。三是加快推动低碳、环保技术的应用,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产业,打造绿色发展的标杆城市,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产业的“含金量”;同时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全力打造“种业之都”,加快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支持平谷区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率先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三、促进投资和消费不断创造新亮点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自2021年7月北京获批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北京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系列进展。新征程上,要更好发挥北京在数字消费、服务消费、绿色消费、国际消费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投资和消费不断涌现新亮点。

一是着力扩大优质消费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当前,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和高端化,应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优化供给结构,增强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加快建设北京“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打造商文旅体融合的新型消费地标,推动商业消费空间的公共区域品质提升。

二是培育新消费热点,拓展新兴消费领域。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新兴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抓住这一趋势,推动新兴消费业态的发展,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汽车等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同时,大力发展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模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拉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继续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四是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消费的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消费新业态的涌现。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消费模式,应加快推进数字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互联网+消费”的新格局。

四、加快“两区”建设迸发新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两区”建设肩负着为国家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路先行的重大使命,是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自2020年启动“两区”建设以来,北京共落地50多项全国突破性政策,形成40多项全国推广的创新经验案例,全力打造高水平开放的“首都样板”。新征程上,要继续用足用好中央赋予北京的“两区”等资源优势,加强改革开放政策系统性集成,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一是主动对照《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协定,推动金融、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出台制度型开放配套措施,扩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二是实施高水平开放园区载体功能提升行动。增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七组团、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开放载体功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推动其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促进境内外货物、服务、资金等要素高效有序流动,探索形成更多“北京经验”。

三是全力塑造“北京服务”营商环境品牌。以“北京标准”“北京效率”“北京诚信”为支撑,塑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品牌,用更多首创性、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激发更大的市场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上善若水_XN031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