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鄂尔多斯,你会想到什么?是曾经人烟稀少的“鬼城”,还是豪车遍地的“富都”?又或者是那片风光无限的新能源基地?从煤炭暴富到高科技崛起,这座曾被质疑的城市,正在上演一场惊天逆袭。
上世纪90年代,鄂尔多斯还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内蒙古小城,直到煤炭资源的开发,让这片土地财富暴增。数据显示,鄂尔多斯拥有2000亿吨煤炭储量、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以及占全球三分之一的稀土资源,堪称“资源之王”。
2000年代,煤价飙升,让鄂尔多斯人一夜暴富。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鄂尔多斯,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豪车、别墅成为标配,甚至有人开着路虎去放羊,奔驰去买菜。然而,财富的疯狂涌入,也导致了房地产的过度扩张。政府斥资千亿打造康巴什新区,但入住率一度不足30%,外媒讽刺它是“世界上最荒凉的城市”。
但鄂尔多斯没有让康巴什烂尾,而是用10年时间,让它华丽转身为国家4A级景区,人口突破12万,入住率达到91%。今天的康巴什,不仅高楼林立,更绿意盎然,被誉为“沙漠中的绿洲”。
煤炭带来的财富让鄂尔多斯崛起,但真正让它保持经济活力的,是对多元化产业的探索。最典型的就是羊绒产业。
鄂尔多斯是世界上最优质的羊绒产地之一,被称为“软黄金”。1980年,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成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它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将产品卖到了全球。2024年,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年收入突破680亿元,成为真正靠“羊”发家致富的企业。
不仅如此,鄂尔多斯还通过科技提升羊绒品质,推动产业升级。比如,引入智能化生产线,研发抗起球、防静电等高端羊绒技术,使其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奢侈品牌市场,就连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母亲都是它的忠实粉丝。
依靠煤炭起家,但鄂尔多斯深知,单靠资源经济无法持续。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它率先布局新能源赛道,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的领军者。
依托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鄂尔多斯建立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光伏和风电基地。2024年,鄂尔多斯光电玻璃年产能达到6500万片,新能源车年产量突破1万辆。此外,这里还成为全国首个5G无人驾驶示范区,无人出租车、无人环卫车随处可见,让城市向“智慧化”迈进。
更令人惊讶的是,鄂尔多斯正在打造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企业用电100%来自风能和太阳能,实现“零碳生产”。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让鄂尔多斯跻身全球绿色能源前列,也为中国“双碳”目标提供了范本。
有人说:“中国的路虎千千万,鄂尔多斯占一半。”这句玩笑话并非空穴来风。数据显示,鄂尔多斯每200人中就有一个亿万富翁,每16人中就有一个千万富翁,全市亿万富翁至少有7000人,豪车满街跑的场景早已司空见惯。
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富人不再只靠“挖煤”赚钱,而是将资金投入到新能源、智能制造、高科技产业等领域。政府设立百亿级科创基金,吸引比亚迪、隆基等龙头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风光氢储车”新能源产业链,让鄂尔多斯真正从“富都”走向“智都”。
曾经依赖资源的鄂尔多斯,成功转型为绿色科技之城,这背后有三大关键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仅靠资源无法长久,必须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从煤炭到新能源,从传统纺织到高端羊绒,鄂尔多斯的多元化产业模式,避免了“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枯竭而衰落的命运。
康巴什的成功转型,说明一个城市的建设不能只靠“盖楼”,还要配套教育、医疗、公共设施,引导人口流入,提升居住吸引力,才能让城市真正繁荣。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鄂尔多斯依靠风能、光伏、氢能,成功转型为绿色能源基地。对于其他资源型城市来说,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曾经的鄂尔多斯,被贴上“鬼城”的标签,被认为只是靠资源暴富的城市。但今天的它,已经超越了资源经济,成为新能源、高科技、智慧城市的代表。
当你再问“鄂尔多斯是什么都”时,答案可能是:煤都、绒都、富都、智都……但无论是什么,都离不开它的关键秘诀——资源禀赋+科技创新。
鄂尔多斯的传奇,还远未结束。这座城市的未来,值得所有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