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来源:36氪
作者:沈筱
中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8.9%,预计到2025、2035年,该数字将分别超过20%、30%。在人口结构变化加速的情况下,养老问题的紧迫性凸显。
然而,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目前仍面临照护人员、照护场所的供需缺口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9073、9064等一系列引导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以居家养老方式为主(90%),社区日间照料为辅(7%/6%),机构养老作为服务补充(3%/4%)。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家庭单元的规模逐渐减少,居家养老所需的人力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解决养老供需缺口问题仍需寻求他法。
这就为科技产品在养老产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机会。智慧养老产业趁势而起,涌现出针对不同养老应用场景开发智能设备,以及基于AI、大数据等技术提供健康监测、数据分析等服务的企业。
在老年人需要看护的场景中,防跌倒被认为是关键的一环。中国疾病监测系统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要原因。
针对老人防跌倒这一场景,上海趋视蓝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趋视蓝城)推出了基于ToF雷达和AI算法的3D智能人体姿态感应器“小蓝狮”系列产品,并搭建了相应的AIoT平台,以提供姿态预警、健康数据管理和分析等智能看护服务。
通过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传感器,与其关联的电子设备能够采集场景内的环境、物体和人体的深度数据,并支持实时成像。在算法辅助下,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测量距离、大小,跟踪运动。基于ToF深度数据构建的AI算法专家模型和深度学习网络,可以实现对跌倒、坐卧、缓步等人体姿态的准确识别。目前,ToF技术已经在智能手机的人脸识别和手势判断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他应用场景包括:扫地机器人的障碍物识别;AR眼镜、等智能硬件设备的3D拍照、3D建模;无人驾驶的障碍物识别和测距等。
除了“小蓝狮”系列产品,趋视蓝城还开发了智慧康养SaaS平台,面向居民社区,养老地产、政府及民营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场景提供一体化智能看护解决方案。平台功能覆盖日常文娱生活管理、健康管理、居家照护管理等,能够集成来自AIoT平台反馈的健康数据和服务预警信息。
趋视蓝城成立于2022年,由「上海趋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趋视科技)和「浙江蓝城春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城春风)共同投资设立。
趋视科技主攻AI视觉行为分析技术,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零售、安防、智慧社区等多个领域。蓝城春风隶属于房地产综合服务商「蓝城集团」。蓝城集团拥有20余年的房地产开发和运营管理经验,以蓝城农业、蓝城颐养、蓝城健康为核心服务产业。
在产品方面,趋视蓝城CEO单义勇告诉36氪:“当前,市面上用于智慧养老场景的防跌倒类科技产品主要是毫米波雷达。相较于RGB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可以识别高度变化,对老年人的隐私保护较强。但是,毫米波雷达识别的准确度较差,产生姿态误报的概率很高。而ToF雷达可以在保障老年人隐私的同时显著提升姿态报告的准确度。”
此外,趋视蓝城后续还将推出基于体态识别和康养结合的全产业链产品,旨在系统性采集人体微表情和各类动作数据,利用AI技术实现综合健康评估、康复及运动指导,服务需求上报等功能。
“小蓝狮”系列产品准确度和隐私性的双重保障,一方面是由于与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其他技术路线相比,ToF方案本身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近年来ToF传感器硬件模组在技术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另一方面,是得益于趋视科技在视觉识别AI算法等方面的技术积累。
首先,技术优势体现于成像的隐私性保护较高,但采集的体态数据更清晰、更丰富。在此基础上,辅以三维空间数据,趋视蓝城能够利用AI技术对使用者的体态和行为信息进行更准确的判断分析。趋视蓝城CEO单义勇介绍:“毫米波雷达的准确率不高主要是目前能够获得到的数据量太低,只能做机械判断,难以用到AI技术。而我们的ToF设备上面每个都带有AI芯片,可以直接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