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出海好戏不断,人才匮乏成为卡脖子因素

2023-03-06 17:16:44
27514
《2022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全球制药细分领域中,CXO人才总量最高,而创新药领域最低。就人才增速而言,各领域均呈负增长,人才缺口巨大。

来源:51HR派

2020年初,新冠疫情骤然爆发。2022年末,持续了三年的疫情防控终于落下帷幕,工作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疫情期间,各大药企争相在检测试剂、疫苗等新冠产品领域布局,并在短期内实现了新冠产品的临床研发到获批使用。随着疫情的结束,制药行业的声誉也水涨船高,同时,新冠所带来的爆发性收入也让企业在短时间内积累了“非常规”的巨额收入。

如今全球疫情趋势逐步放缓,新冠带来的红利也相继势微。多家药企表示,由于新冠疫情缓解,以及新冠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贡献减少,2023年的年销售额或将下降。

辉瑞首席执行官艾伯特·布拉表示,2023年将是该公司的“过渡”年,因为美国的新冠疫情市场将从政府是产品的主要付款方转向更传统的私人市场。相信和辉瑞公司一样,曾经以新冠产品获得丰厚利润的公司都将在未来重新调整产品管线,寻找新的增长点。

01

全球顶流创新药

销售峰值不断攀升背后

在全球各大药企纷纷披露2022年财报之际,全球畅销药TOP10榜单也随之出炉,从2012年的53.18亿美元提高到2022年的96.47亿美元,涨幅达81.4%,接近翻倍。

隐藏在这些巨额数字之下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过去十年,在创新药价格不断走高、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顶流药物一再突破着自己的天花板,全球畅销药TOP10的入围门槛也随之飙升。

这就意味着一款成功的创新药,将前途无量。

创新药,也称原研药,是一个相对于仿制药的概念,指的是从机理开始源头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完整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作为上市依据,首次获准上市的药物。新药上市要经历化合物的发现和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研究几个研究阶段,其中关键的审核流程包括临床研究申请和审核、新药注册申请和审核。

图:国内创新药上市流程

据《202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报告》,创新药的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性,从I期临床到获得FDA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仅为7.9%,意味着药企需要至少布局12款药物中才有1款可能成功,因此研发投入较大。据统计,2021年全球创新药的研发平均成本为20.06亿美元,平均研发的时间周期为6.9年。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在2022中国典范雇主颁奖礼上,葛兰素史克中国区的人力资源负责人Victor Gu表示,2022年葛兰素史克完成了消费品的分拆,聚焦在生物制药和疫苗上,HIV的新的医疗解决方案、还有红斑狼疮产品的新的适应症在中国都进行了新的获批,这对于我们整个完成新的创新药在中国的落地,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近年来,我国获批的创新药数量整体呈增长态势,2021年国内共有89款创新药获批,其中生物创新药31款,化药创新药46款,中药创新药12款。据统计,截至2月18日,今年国内创新药企已达成了9起License-out出海交易,累计首付款高达4.69亿美元,总交易超50亿美元。

不过由于我国创新药研发起步较晚,目前国内药物销售市场主要以仿制等其他药物为主。2021年,我国创新药销售额占比仅18%,其他药物占比82%。但是我国创新药正在逐步获得国际认可,近年我国创新药企业在License-out方面有较多成果,License-out项目数量快速提升,参考2020-2022年前三季度板块License-out变化情况,2022Q1-Q3 License-out数目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2021年增长14%,增速较2021年增长10 pct,这代表着部分产品和企业正在迈出国门,走向全球市场。

西南研报分析也指出,License out交易趋于火热,交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交易金额明显上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License out将是国产创新药出海的主流模式。

但近几年,国产创新药出海之路走得磕磕绊绊,尤其是在美国市场,除了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和传奇生物西达基奥仑相继于2019年11月和今年2月顺利“出海”之外,其他产品频频在FDA“受挫”。究其深层原因,除了药物本身之外,还是是本土药企对海外监管规则的不熟悉,临床环境的不了解,以及相关人才的匮乏。

02

人才匮乏

是“出海”第一关

相较于其他行业,原本作为人才流动率相对较高的医药产业,在经过疫情催化后,全球人才流动整体将更为频繁。而在行业潜在边界扩大、巨头跨界入局和行业创新升级的进程中,进一步加速刺激人才的跨行业高流动与高竞争,未来对人才的抢夺,将不再局限于传统医药健康领域企业。

此外,越来越高的全球畅销药排行榜门槛,让我们看到一款成功的创新药天花板之高,也把压力带给了一众药企。后来者想要居上变得越来越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

《2022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全球制药细分领域中,CXO人才总量最高,而创新药领域最低。就人才增速而言,各领域均呈负增长,人才缺口巨大。人才需求层面,创新药、仿制药领域人才需求与人才短缺形势最严峻。

报告统计,创新药领域中运营类职位发布量近30K,人才需求最高。从增长职能看,正在增长职能以工程为主,且创业趋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运营作为最急需人才类型,近1年却呈负增长,人才缺口巨大。

销售虽是制药行业中人才占比最高的职能(占比22.4%),但仍药企人才需求的第二位,在前程无忧51job上近10天职位发布量超32K。

与此同时,随着创新药的走出国门,对海外市场政策的理解不深入以及对项目的把控能力小,成为了“出海”的首个挑战。

临床开发人才整体短缺,创新药临床试验目前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市场上具有相关经验的人才非常少,关键性人才更是严重短缺,主要紧缺人才包括临床开发负责人、临床监查员、医学总监/经理、市场准入总监等等。

参考资料:

[1]千际投行—《202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报告》

[2]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客户端—今年累计交易额已超50亿美元!本土新药加速“出海”进行时

[3]药渡—疫情暴利不再,辉瑞等欧美制药巨头瞄准新方向 | 医药Focus

[4]金柚网—医药企业出海,一场比拼格局与实力的“卡位战”

[5]蓝鲸财经—没有天花板的“游戏”:全球顶流创新药销售峰值不断攀升背后

[6]民生证券—2023年度医药行业策略:中医药政策催化持续落地,战略机遇长期演绎

[7]河南日报客户端—国产创新药竞相出海 药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8]E药经理人—创新药“出海”维艰,药企当如何寻求助力“通关”?

[9]领英—《2022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琚杰_XN044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