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讯,处境岌岌可危的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146亿元的交易黄了!
9月8日晚,Apollo出行在港交所公告称,相关各方已同意终止收购威马协议,因此收购事项及配售事项将不会进行。公告提及终止收购的原因包括全球市况动荡、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和短期经济复苏等。
这意味着,威马汽车的一次重大自救行为戛然而止,港股上市基本落空。
创始人已在海外
20亿美元收购协议终止
就在8个月前的1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公布了这笔代价为20.23亿美元的收购计划。因威马汽车持股Apollo出行28.51%的股权,为后者最大股东,这次收购也被视作威马汽车旨在通过Apollo出行“借壳”上市,寻求融资。
彼时,APOLLO出行市值仅为23亿港元,而增发股份接近上市公司股份2倍。另一方面,自威马汽车在2022年6月1日最后一次向港交所递表后,再无任何回音。而在IPO无果的状态下,转道借壳是威马上市唯一的选择。
这笔反向收购也被视为威马汽车借壳上市的重要一步,重要性对威马来说不言而喻。
就在并购公告发布的前后脚,威马创始人沈晖在微博分享了一条短视频,上面配着意味深长的“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字样。
如今随着收购终止,威马汽车上市希望将会更加渺茫。这家造车新势力能否走出泥潭将会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而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的威马创始人沈晖“人在海外”的消息进一步表明,威马“翻盘”已希望渺茫。“据我所知,沈晖本人已不在国内。”有接近威马的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另一知情人士的证实。
据不完全统计的公开信息,威马汽车是造车新势力中融资最多的车企之一。自成立以来,威马汽车累计完成12轮融资,累计融资约410亿元。投资方包括上海国资投资平台、上汽集团、腾讯投资、百度、红杉中国、红塔集团等。
但实际上,从威马汽车此前递表的招股书来看,在2019年-2021年三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人民币44.45亿元、50.84亿元以及82.05亿元,三年间共计亏损人民币174亿元。
而且在2021年,威马汽车实际已经资不抵债,其净资产为人民币-205亿元,可见其对资金的渴求程度。
威马汽车也考虑通过外部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媒体报道称,去年9月和10月,沈晖曾经找到广东国资,希望双方合作在广东建设一个新能源进出口基地,并以此项目进行融资,希望广东方面的国资予以支持。不过沈晖未能如愿。
沈晖已成“老赖”
或“卖身”贾跃亭自救?
威马目前处境已经岌岌可危。
从去年10月起,不断有威马汽车门店关闭、温州工厂停产的消息传来。
2022年11月24日,沈晖首次正面回应威马汽车“创始人12亿年薪”、销量“掉队”、亏损和裁员风波,并还原威马经营的现状。“销量排行榜就是亏损排行榜,卖得多亏得多,股价跌得多,估值也跌得多。造车新势力一直以来以亏损来冲销量的模式肯定有是问题的,包括威马也是,我认为整个行业都有问题,大家竞争的方式就是持续烧钱,持续经营能力就有问题。”
到了2023年,威马汽车每况愈下。先是全员停薪留职、工厂停摆、门店关闭、总部大楼拖欠租金和物业费、售后停滞、最后甚至连购车小程序都无法访问。
7月初,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显示,威马汽车涉及仲裁案件,因执行标的14065元全部未履行,法院认定威马汽车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将该公司及单位法定代表人沈晖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8月7日,威马汽车新增3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总计7659万余元。
8月11日,威马汽车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被冻结股权数额60亿人民币,股权被执行企业为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威马汽车黄冈工厂主体),冻结期限自2023年8月11日-2026年8月10日。
8月22日,公开信息再度表明,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限公司新增破产重整信息,申请人为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同样由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办。
业内人士表示,“先冻结(资产)、再立案破产重整,有关方面显然并不希望相关资产流失。”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方兴未艾的当下,由地方政府出资投建工厂,再租赁给相关运营主体,已是行业中通行的做法。
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8月17日,FF完成了“法法汽车(湖北)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标志着公司在中国项目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贾跃亭梦寐以求的造车梦终于实现。
巧合的是,法法汽车(湖北)的注册地为“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黄冈大道特1号”,该地址正是当前身陷囹圄的威马汽车湖北公司所在地。
根据财联社的报道,时间、事件、地点的巧合,似乎预示着“明天即将回国”的FF创始人贾跃亭已与威马方面达成了协议。
据威马汽车当地员工透露,FF似乎有意收购位于湖北黄冈的工厂。威马方面也有出售的意愿,但要求是必须整体出售,包括两家工厂在内。不过按照2022年出台的“双资质”新规,车厂无法给不具备造车资质的企业代工,这无疑加大了FF在中国落地的难度。
财联社报道显示,除去潜在的FF,业界另一个说法是目前已在海外的沈晖正在为“复活”威马而奔走。今年8月,威马与集兆嘉智慧重工集团达成资本层面深度战略合作——双方拟通过重组威马汽车开曼境外公司“威马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作为威马汽车的新能源商用车服务生态新业务版块对标美国Rivian及特斯拉Cybertruck。
而此次合作,集兆嘉智慧重工将为威马汽车注入20万台物流车及售货车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