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业半年内保荐业务多次违规 旗下员工曾冒充大V“割韭菜”

2023-09-26 13:51:15
1594
今年以来,保荐机构、保代因在保荐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收到了来自证监会、各地证监局以及三大交易所的约30张“罚单”。

天天财经讯,今年以来,保荐机构、保代因在保荐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收到了来自证监会、各地证监局以及三大交易所的约30张“罚单”。

不少头部券商今年以来在保荐业务上也收到罚单。从数量来看,中信证券、第一创业、华金证券、民生证券、长江证券等券商均存在两次及以上的保荐违规行为,并被采取监管措施。

不到半年,第一创业保荐业务多次违规并被采取监管措施。

8月,上交所对第一创业承销保荐、三名保代关伟、尹志勇、刘涛涛采取了监管警示的措施。经查,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上海聚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研发费用归集相关内部控制不规范,研发投入金额披露不准确”“成本核算相关内部控制不规范,产量数据披露不准确”等问题。而第一创业投行方面除了对上述问题履职不到位外,还存在“保荐业务内部质量控制存在薄弱环节”的情况。

今年1月,聚威新材冲击科创板IPO被“暂缓审议”,遭遇现场督导后公司和保荐机构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随后在4月底主动撤回了材料。

除了上述项目,一创投行今年4月份还在东方通定增项目上吃到罚单。

除了保荐业务多次违规,今年7月,有投资者自述被“大V”收割套路,事涉第一创业证券。据湖南证监局通报,经查,第一创业证券员工赖世荣,在长沙分公司从业期间,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的情况下,存在通过新浪微博、微信等媒体向投资者提供大盘分析、个股点评、个股推荐、个股买卖建议等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并直接或间接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

据悉,赖世荣不仅曾是第一创业员工,也是一名“披着马甲”的大V,其自称周涵,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等平台均有账号,粉丝量在百万左右。有投资者根据赖世荣微博大号“周周有好股”推荐投资股票,发生12.4万余元的亏损。

今年8月第一创业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4.45亿元,同比增加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16亿元,同比增加10.02%;基本每股收益0.08元,同比增加14.29%。

2023年1至6月份,第一创业的营业收入构成为:资产管理业务占比39.79%,证券经纪业务占比20.7%,固定收益占比18.69%,其他业务占比8.53%,投资银行业务占比5.62%。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唐吉诃德XN046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