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回应赴港上市招股书失效!王卫曾称要等最好时机 传募资金额缩水10亿美元

2024-02-28 04:02:32
19428
曾经表态赴港上市要拿到主动权的顺丰,如今招股书失效,或需重新提交上市申请。2023年8月21日,顺丰在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但半年时间已过,顺丰仍未敲钟。

天天财经讯,港交所信息显示,顺丰控股于2023年8月21日在港交所首次提交的上市申请,目前为失效状态。

顺丰控股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对此回应表示,公司香港上市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招股书失效属于港交所的正常交易机制,具体可关注后续相关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招股书失效不等于上市失败。根据规则,港股IPO流程一般分为递表、聆讯、路演、招股、公开发售结果、暗盘交易及挂牌上市等步骤。若公司未能在递交上市申请后6个月内完成聆讯或上市,上市申请会自动失效。失效之后拟发行人需重新申请,再次上传招股书即可重启上市程序。而失效后再次提交激活并成功上市的企业不在少数。

据了解,顺丰控股于2017年2月24日在深交所上市,正式登陆A股六年半后,顺丰控股谋求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2023年8月21日,顺丰在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对于此次上市的目的,顺丰方面称是“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

另有媒体报道,顺丰控股计划重新提交在香港上市申请,可能募资10亿-20亿美元。而在去年5月,市场消息称顺丰赴港上市拟募资30亿美元。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加强顺丰控股的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优化境内的物流网络与服务、研发先进技术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升级供应链和物流服务及实施ESG相关举措、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等。

去年8月17日,顺丰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在股东大会上表态,赴港上市要选择最好时机,拿到主动权,“拿到机会就有很好的发展,否则我们发展步伐肯定会慢于其他友商”。王卫的表态大有抢先的意味,也让市场更加期待顺丰的二次上市。若能成功赴港上市,顺丰将成为快递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同时将进一步打通国内外融资通道,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业绩方面,2月19日,顺丰控股发布2024年1月经营数据简报:顺丰1月营收合计达243.57亿元,不含丰网同比增加16.46%。在去年同期速运业务收入增速明显优于行业的基础上,顺丰1月不含丰网的速运业务营收达到195.01亿元,同比增长20.72%;

顺丰1月业务量达11.47亿件,同比增长28.30%;单票收入稳定在17.00元;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48.56亿元,实现同比正增长,增速为2%。

根据此前提交的招股书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顺丰控股的营收为1890.12亿元,同比下滑5.09%;净利润62.64亿元,同比增长40.08%。尽管营收下降,但顺丰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同期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近100亿元。

2023年12月,顺丰控股速运物流业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合计收入为235.32亿元,同比下滑4.52%,不含丰网同比下滑3.43%。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唐吉诃德XN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