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媚病逝前曾长期受红斑狼疮困扰 国内众多药企正积极布局攻克“不死癌症”

2023-12-14 17:27:06
5727
据信风统计,截至12月13日,国内的恒瑞医药、康诺亚、诺诚健华等不少于9家药企的红斑狼疮治疗药物已经获得临床试验许可。不少A股或港股药企的红斑狼疮治疗药物则正处于临床研发阶段。

天天康养12月14日讯,12月12日晚21点,周海媚工作室发文:海媚姐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1日逝世。周海媚好友中国香港演员田启文曾透露,周海媚此前长期受红斑狼疮困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局部或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隐匿,潜在发病率和病死率高,SLE 患者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SLE的重要依据是自身抗体的产生。

目前SLE 的临床治疗多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由于这些药物特异性差,长期使用会伴随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为SLE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些靶向药物具有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效果明显、代谢快、特异性高等特点。

“不死癌症”红斑狼疮

作为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发病初期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蝶形红斑,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却会累及肾脏、心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关节等全身多器官,且治疗后容易复发。

如不及时治疗,红斑狼疮可能造成受累器官系统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亦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来源:网络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数量达到779.55万人,其中美国、中国分别达到28.24万人、103.49万人,预计2025年、2030年将达到818.56万人、855.12万人。

另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5年至2019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人数从约99.5万人增长至102.8万人,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0.8%,预计到2024年患病人数为106.9万人。

2017年,外国艺人赛琳娜·戈麦斯就曾公开表示为了治疗红斑狼疮,已接受了来自好朋友捐献肾的移植手术。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是该疾病的高发群体,7成以上的红斑狼疮患者系育龄女性。

国内药企正在积极布局红斑狼疮治疗药物

据信风统计,截至12月13日,国内的恒瑞医药、康诺亚、诺诚健华等不少于9家药企的红斑狼疮治疗药物已经获得临床试验许可。不少A股或港股药企的红斑狼疮治疗药物则正处于临床研发阶段。

来源:网络

目前国内进展最快的是A股药企荣昌生物(688331.SH)。2021年,荣昌生物旗下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的全球首款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注射用泰它西普”,获得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今年11月21日则正式获得药监局完全上市的批准。

虽然荣昌生物并未披露泰它西普的具体销售额,但仅拥有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两款上市的生物药就仅已经撑起了其2022年生物药板块7.38亿元的收入。

同期,泰它西普的销量高达49.09万支,同比增长了1780.51%。

此前,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批准英国葛兰素公司的贝利尤单抗(Belimumab)进口注册申请,用于正在接受标准治疗的活动性、自身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成人患者。这是第一个用于治疗SLE的单抗药物。

据公开数据显示,贝利尤单抗2021年、2022年的全球销售额分别达到78.84亿元、103.36亿元(注:单位为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葛兰素史克于2023年12月13日宣布,贝利尤单抗的狼疮肾炎适应症被纳入2023年医保目录,其中狼疮肾炎正是红斑狼疮的并发症之一。

红斑狼疮可能的病因及如何预防

虽然目前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根据医学界的判断,有以下几个可能因素,一是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红斑狼疮患者的人更容易患病;二是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异常被认为是红斑狼疮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遗传、环境以及激素等因素有关;三是激素水平变化,女性在性成熟时、怀孕时,患红斑狼疮的风险是增加的;四是环境和其他因素,比如阳光暴晒,药物因素,感染等,都有可能诱发红斑狼疮。

对于现有判断的引发红斑狼疮的诱因,该如何预防呢?一是避免阳光暴晒;二是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三是适度的运动和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四是规律就诊,要人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病症。

希望广大女性能通过此次周海媚的病逝提升对红斑狼疮的认知,通过不断的了解和有效的预防,避免此类疾病的发生。天天康养将持续关注国内涉及红斑狼疮药物研发药企的即时动态。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晚风_XN044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