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近日,马应龙(600993.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8亿元,同比增长18.85%;实现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19.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44.98%。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6.20元(含税),合计2.67亿元,占净利润的比重为50.61%。
业绩高光,治痔产品收入大增23.19%
马应龙创始于1582年,以眼药起家,拥有八宝名方,建立起涵盖肛肠、眼科、皮肤的大健康矩阵,目前拥有国药准字号药品百余个,拥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马应龙八宝眼膏、龙珠软膏等独家药品10多个,生产剂型涵盖膏、栓、片剂、洗剂、中药饮片等。
自2004年上市以来,马应龙连续现金分红20年,已累计现金分红13.66亿元。
目前,马应龙已经形成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和医药商业的立体产业结构布局。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1.61亿元,同比增长17.82%,营收占比最高;医疗服务主营业务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30.15%;医药商业主营业务收入12.49亿元,同比增长14.81%。
毛利率方面,去年公司医药工业的毛利率为71.42%,同比增加6.87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毛利率为11.94%,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医药商业毛利率为8.72%,同比增加2.55个百分点。
再从公司产品端来看,马应龙治痔产品贡献的营收最多,2024年治痔产品实现营业收入为15.92亿元,同比增加23.19%,毛利率为73.96%,同比增加2.89个百分点;医药商业营收为12.49亿元,同比增加14.81%,毛利率为8.72%,同比增加2.55个百分点;其他产品营收为5.7亿元,同比增长5.03%,毛利率为64.3%,同比增加15.31个百分点;医疗服务营收为4.49亿元,同比增加30.15%,毛利率为11.94%,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
产销量方面,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马应龙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生产量同比增长37.98%,销售量同比增长25.9%,库存量同比大增1092.12%。马应龙表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生产量、库存量同比增长明显,主要因上年同期渠道调整,上年期末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本期逐渐恢复。
此外,公司升级上市的卫生湿巾系列销售规模突破亿元,眼部美妆系列营收同比增长30%。在卫生湿巾系列、八宝眼霜系列等品类的拉动下,报告期内大健康整体规模实现同比增长、利润持续增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马应龙去年在销售费用方面的投入也增长了不少,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为9.37亿元,同比增长31.01%,马应龙表示,销售费用的增长主要因本期营收增长及基层市场拓展、业务宣传等相关费用投入增加所致。
与销售费用相反的是,马应龙研发费用去年下降了3.37%,为6669.17万元。
陷入回流药风波,40家医保药店被调查
虽然马应龙去年业绩表现亮眼,但是近日却卷入到回流药风波中。
今年3月底,央视新闻报道了武汉存在回流药产业链,参保人用医保卡在马应龙大药房两家门店买到的处方药,经过药贩子层层转手和加价,回流到了医疗医药机构,最终用到了患者身上。
所谓“回流药”,指的是那些通过医保报销渠道从医疗机构获取的药品,经过非法转手,再次进入市场流通卖给患者。回流药往往与欺诈骗保有关,存在较大的安全用药隐患,也暴露出部分医疗医药机构的药品购销存在乱象。
据天眼查显示,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系马应龙持股80%的公司。
对此,武汉市医保局已派出16个工作组,进驻武汉市马应龙全部40家线下医保定点药店,对相关情况展开调查。
3月28日,武汉市医保局通报,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彭刘杨路店和惠济路店,因违反《武汉市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服务协议》相关规定,自2025年3月28日起被解除医保定点服务协议。
据了解,马应龙医药商业板块包括医药零售和医药物流两大业务,医药零售业务主要由马应龙大药房运营。此次涉及回流药问题的正是马应龙医药零售业务。根据2024年年报显示,马应龙医药零售所在的医药商业板块占公司总体营收的比重为33.5%。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这种违法违规行为,不仅要严惩涉事机构和相关人员、完善电子处方审核制度,还要对相关参与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并完善处罚机制,确保医保和用药安全。
截至发稿,马应龙还尚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图片来源:马应龙官网
马应龙在财报中提到,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深入,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两票制、医保支付方式、医保个账改革等系列政策的同时,行业监管日趋严格,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加强对行业准则的把握和理解,调整业务和管理模式,提高稳增长、防风险能力。
二级市场方面,截止今日收盘,马应龙收涨3.18%,报收25.67元/股,总市值为111亿元。
(文中部分内容综合自央视新闻、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