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16年老客户举报检疫证明造假等,牧原股份否认遭监管“调查”

2025-02-20 10:55:22
19155
近期,生猪养殖龙头牧原股份(002714.SZ)陷入举报漩涡。合作16年的养殖户常先云与牧原对簿公堂,并索赔约686.75万元。

近期,生猪养殖龙头牧原股份(002714.SZ)陷入举报漩涡。合作16年的养殖户常先云与牧原对簿公堂,并索赔约686.75万元。

3000多头猪感染病毒死亡

双方纠纷源于去年。

常先云是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养殖户,是内乡县鸿福农牧有限公司(下称“鸿福农牧”)的总经理,每年从牧原下属子公司购买1000-2000头生猪。天眼查信息显示,常先云持股鸿福农牧95%。

2024年3月29日,常先云与牧原全资子公司南阳市卧龙牧原养殖有限公司(下称“卧龙牧原”)签订《生猪购销合同》。合同显示,常先云在此次交易中向卧龙牧原购买152头80孕龄以上种猪(怀孕母猪),合同总价为78.98万元。

2024年4月3日和4日,卧龙牧原分四批车向常先云实际交付149头种猪。在运输前,因其中2头种猪采食量低、1头应激没有上车。4月4日完成交付后,常先云对上述种猪进行隔离喂养。

常先云称,这批种猪在到达猪场当日有1头死亡;5天后,部分种猪开始出现发烧、身体发红发紫、不吃不喝等各种症状;4月15日,种猪开始出现大面积流产、死胎、死亡;4月底,常先云原有存栏76头怀孕母猪、3340头保育仔猪也出现症状。

常先云提供的微信群聊天记录显示,5月2日,卧龙牧原工作人员曾给出隔离、用药及采样方案,其中用药首条建议为,对在群仔猪按照蓝耳症状打针退烧。

武汉科维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鸿福农牧委托该公司对涉案种猪所产仔猪取样进行病毒检测,该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收到检测样品,病毒检测结果显示11份血样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蓝耳病)全部为阳性。

距离常先云向卧龙牧原购买种猪两个月后,即2024年6月初,其购买的149头种猪及所产仔猪,以及猪场原有母猪、保育仔猪共3416头均死亡。常先云回忆说,卧龙牧原工作人员最初决定赔偿290万元,但此后经过多轮沟通,卧龙牧原最终决定不予赔偿。

2025年1月6日,常先云向内乡县法院起诉卧龙牧原。民事起诉状显示,常先云认为卧龙牧原将不符合种猪健康标准、携带病毒的种猪销售给鸿福农牧,导致其猪场爆发蓝耳病,最终鸿福农牧原有3000多头猪均感染病毒死亡。

1月13日,常先云向证监会、深交所、农业农村部实名举报牧原股份“常年检疫证明造假、给种猪违法注射自制疫苗”等问题,诉求相关部门“依法调查牧原股份及其子公司的违法行为,对牧原股份及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并向社会公布”。

对于常先云的指控,牧原方面相关人士表示“均不属实”。“经过第三方公司检测,常先云场区内病毒毒株与牧原场区不同源,并且牧原近三年未爆发蓝耳疫病。”

牧原股份否认遭“调查”

据媒体报道,近日,农业农村部、证监会已经启动对河南南阳内乡养殖户常先云实名举报牧原股份相关问题开展调查程序。

常先云称,春节前已接到农业农村部的电话回复“举报事宜已获受理”。常先云提供的材料显示,农业农村部回复“已将信访内容反馈河南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开展调查”,证监会则回复“诉讼已分转至河南证监局”。

就上述情况,有媒体向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此次举报事宜已经由该厅兽医处牵头并进行相关调查工作。另据知情人士确认,河南证监局已开展相关调查程序。

2月19日,牧原股份发布声明称,截至声明发布之日,未收到农业农村部、中国证监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证监局发出的调查通知。

声明称,近日关注到有媒体发布《牧原股份遭相关部门调查,或面临哪些风险?》的报道。关于该报道中提及“农业农村部、证监会已经启动对河南南阳内乡养殖户常先云实名举报牧原股份相关问题开展调查程序”“河南证监局已开展相关调查程序”,声明表示,“经我公司核查,截至本声明发布之日,我公司未收到农业农村部、中国证监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证监局给我公司发出的调查通知,上述监管部门也未向我公司派驻调查组,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声明还称,该报道中所涉及的常先云与南阳市卧龙牧原养殖有限公司买卖纠纷案件,目前已进入司法程序,正由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中。公司将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尊重司法程序和裁判结果。

声明表示,对于网络上的不实报道,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通过法律措施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2024年净利润大增500%

官网显示,牧原股份始创于1992年,2014年上市,素有“猪茅”之称。现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业绩预告显示,牧原股份2024年预计实现净利润约180亿元至1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1.88%至555.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0亿元至1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8.75%至522.21%;扣非净利润约190亿元至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4.97%至610.49%,成功扭亏为盈。

养猪行业存在“猪周期”,几乎不存在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猪企,尤其是在早些年,几大巨头猪企的养殖规模还不是很大、行业集中度偏低的时候,亏的年份巨亏、赚的年份大赚的特征尤其明显。

在近几年的“超级猪周期”中,牧原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达到了274.51亿元的历史最高。而2024年牧原股份归母净利润预计超170亿元,是牧原股份发展史上的第二高,仅次于2020年。

关于扭亏为盈的原因,牧原股份方面表示,主要是因为2024年公司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

牧原股份披露的销售简报显示,2024年共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种猪46.5万头,销售收入累计1362.25亿元。

2018年-2023年,牧原股份生猪销售量分别为1101.1万头、1025.33万头、1811.5万头、4026.3万头、6120.1万头、6381.6万头,可见,牧原股份2024年生猪销量创历史新高。

2018年后,牧原靠举债大幅扩张。除了千亿固定资产产生的每年100多亿的折旧费以外,扩张后遗症还表现为巨额负债造成的利息压力。2018年起,牧原利息支出逐年攀升,2022年、2023年,牧原全年利息支出增长至28.90亿元和32.39亿元。

2024年,牧原股份债务问题依然颇为庞大。据三季度财报,截至到9月底,该公司货币资金为193.3亿元,短期借款为418.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92.30亿元,前三季度财务费用达22.85亿元。

跨入2025年,业绩成功扭亏的牧原股份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对于此次举报事件,天天消费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陆飞_XN05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