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新品16元一杯引发涨价“乌龙”,能否挽救业绩颓势?

2025-03-28 15:53:38
18584
近日,“香飘飘奶茶被曝涨价至16元一杯”的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称,香飘飘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定价为98元/箱,每箱6杯,单价较以往产品涨幅近5倍。有消费者误以为,香飘飘全线产品都涨价到了16元。

近日,“香飘飘奶茶被曝涨价至16元一杯”的话题引发热议。

新品引发涨价“乌龙”

有网友称,香飘飘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定价为98元/箱,每箱6杯,单价较以往产品涨幅近5倍。有消费者误以为,香飘飘全线产品都涨价到了16元。

对此,3月27日下午,香飘飘在官微发布关于新品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价格的说明。近日,关于香飘飘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定价16元一杯的价格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有消费者误以为香飘飘全线产品都涨价到了16元,现澄清如下:香飘飘目前有且仅有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一款产品定价16元一杯,其他产品并未涨价。

香飘飘还对明前特级龙井进行了说明,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选用明前特级龙井,每杯原叶茶包中含有不低于2.9克特级龙井(特级龙井检测依据: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约150枚芽头,且每一杯茶叶清晰可见,欢迎来比用料,比口感,比价格。

香飘飘官方旗舰店显示,该款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将于3月28日开售,4月12日23:59前发货。配料成分有明前特级龙井袋泡茶,包含特级龙井茶、特级珠兰花碧螺春茶,另外还有鲜牛奶(巴氏杀菌乳)、水、脱脂乳粉、稀奶油等。

有网友按照市面上明前特级龙井售价推算,茶叶成本可能单杯12元左右。对此,有网友认为物有所值:“成本高卖得贵,无可厚非,不像有些商家白菜当黄金卖。”“现在市面上很多奶茶价格20+,为啥香飘飘卖16且用的真材实料会被说?”

也有网友认为用特级龙井做奶茶纯属浪费:“奶茶里面加的东西太香,明前特级龙井怎么喝得出来味道。”“有点矛盾啊这个~好比五星级酒店的菜色,你拿到大排档来卖~你说它贵嘛,用料确实是好。但是卖给的消费群体他们就有点难接受。”“6块钱点一杯现冲的不好吗?起码没有防腐剂,而且不需要自己煮水冲这么麻烦,想喝冰的还要等凉了放冰块。”“香飘飘没搞清楚它的定位,我们喝的是奶茶,不是茶。”“用特级龙井做奶茶纯属糟蹋龙井茶,也是糟蹋绿茶。”

能否挽救业绩颓势?

官网显示,香飘飘创立于2005年,公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旗下有“香飘飘”“Meco”“兰芳园”三大品牌。2017年,香飘飘登陆上交所成为“奶茶第一股”,现拥有成都、天津、湖州、江门四大制造基地。

2006年,刚成立一年的香飘飘通过广告率先成为冲泡式奶茶行业首个“吃螃蟹的人”。当年,凭借湖南卫视当年的热门选秀节目,香飘飘迅速走红,拿下超5亿元销售额,成为当时快消行业的一个奇迹。

2009年,“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的广告语应运而生,消费者也开始潜移默化地为香飘飘的“绕地球”事业添砖加瓦。随着时间的推移,香飘飘广告语也在不断变化,7亿杯、10亿杯、12亿杯……2圈、3圈、4圈……似乎每年都在创造新的销售纪录。截至2020年,香飘飘已累计售出130亿杯,可绕地球40圈。

然而,随着新式茶饮在近几年迅速崛起,特别是伴随着外卖业务的迅速铺开,不少消费者自然愿意选择品类更多、操作更方便的新式茶饮,冲泡式奶茶逐渐陷入颓势。

在2019年营收达到39.78亿的巅峰后,香飘飘的增长开始下滑。2020年第一季财报,香飘飘净利润亏损约0.86亿元,下滑幅度高达275.04%,此后,香飘飘出现了连续三年营收下滑。

据东财数据,2020年至2022年,香飘飘分别实现营收37.61亿元、34.66亿元、31.28亿元,同比下滑5.46%、7.83%、9.76%;同期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58亿元、2.23亿元、2.14亿元,同比增长3.15%、-37.90%、-3.89%。2023年虽有所回升,但仍未突破2019年营收水平。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香飘飘的营收下滑到19.38亿元,同比下降2.05%;归母净利润1773万元,同比增长408.98%;扣非净利润为-575.49万元,亏损有所收窄。对于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香飘飘表示,主要系公司毛利率提升,控制经营支出所致。

事实上,为了应对新式茶饮的冲击,香飘飘一直在做各种尝试。2017年,香飘飘首次推出即饮奶茶品牌兰芳园;2018年正式提出“冲泡+即饮”双轮驱动战略;同年,公司又再次创新性推出“MECO”果汁茶等,以此开创“杯装果汁茶”新品类。除此之外,公司甚至还把触角伸到了轻食赛道,谋划新的变局。

2024年年底,香飘飘首家线下奶茶店在浙江杭州开业,定价9—12元。2025年3月20日,香飘飘第二家线下奶茶店在成都春熙路正式开业。

对于此次香飘飘推出的高端产品,有业内人士认为,“香飘飘此前出了一些新品,但效果都不尽人意,所以,他还是想去碰一下现制的边,实际是冲泡,也想借助这些事件,把新品炒成一个网红热品,促进销售。不过,这种冲泡的产品现在已经不符合消费趋势了。”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陆飞_XN052
猜你感兴趣